淮北师范大学标志欣赏:
淮北师范大学品牌logo含义:
校徽为两同心圆轮廓。同心圆有圆满、团结、凝聚力、向心等含义,象征学校师生同心同德等意义。内圆中有三本叠加的书本轮廓造型。圆形为圆满之意,三书重叠排列,象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突出了大学作为知识的殿堂、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的核心场所这一基本内涵;同时数字“三”有以下内涵:从历史发展角度看,指学校发展经历了从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到淮北煤炭师范学院,再到淮北师范大学三个阶段。从广义的大学功能角度理解,它代表知识、教育和学术研究等大学所承载的重要方面。象征理想,寓意着学校师生有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。象征科技与发展,代表学校在学术科研等方面不断探索前进,紧跟时代科技发展潮流,推动学校持续发展进步。圆环上下部分分别为中英文校名,明确表明学校的身份和名称,方便识别和国际交流等。内圆中如果考虑到其历史阶段,“1974”代表学校最初的建校时间(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建立时间)。
淮北师范大学品牌介绍:
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,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。1974年建校,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。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,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,隶属原煤炭工业部,面向全国招生。1998年9月实行“中央与地方共建,以安徽省管理为主”的管理体制。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,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。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。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“优秀”等次。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。2018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。
历经50年的建设与发展,学校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,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坚持追求卓越的改革创新精神,厚植服务基层、奉献教师教育的情怀,培养造就了情怀深厚、专业硬核、甘于奉献、扎根基层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、专业化人才。经过一代又一代淮师人的不懈努力,铸就了“艰苦奋斗、持之以恒、甘于奉献、追求卓越”的淮师大精神和“博学、慎思、励志、敦行”的校训。
学校有相山、滨湖两个校区,占地面积2400余亩。校园依山而建,自然环境优美,人文气息浓厚,先后被评为“安徽省园林式单位”“全国绿化模范单位”。校舍建筑面积67万余平方米,中外文纸质藏书和电子文献810余万册。实验室设备先进、功能齐全,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.66万余台件,总值3.74亿余元,很好地满足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。现有15个学院、72个本科专业,2018年本科专业整体进入安徽省一本招生;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、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。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9700余人,研究生2040余人,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24000余人。
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,实力较强。现有专任教师1480人,其中有博士740余人、硕士660余人,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630余人。全国优秀教师、“五一”劳动奖章获得者15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,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9人,省模范教师1人,省先进工作者1人,省劳动模范1人,省三八红旗手2人,省教学名师43人,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人,省级教坛新秀48人,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人,省优秀教师、师德标兵、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8人。
学校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实力。现拥有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,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,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,1个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基地,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,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;1个教育部示范性项目(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),10个师范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。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;拥有1个安徽省“高峰学科”,1个安徽省“一流学科”,5个省级重点学科,2个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,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学科。拥有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10个省级特色专业,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,3个省级一流(品牌)专业;31个省级教学团队,13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,9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,7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,13个省级“六卓越、一拔尖”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,1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,50余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,98门省级线上线下等形式精品开放课程。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,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,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,1个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,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,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分中心,2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,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,1个省级“115”产业创新团队,2个省级高校智库。近5年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30余项,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,其中省级特等奖6项;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0余项,省部级科研课题400余项,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。
学校加强校地、校企合作,构建协同育人机制,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,服务地方发展成效显著。近年来,学校与地方人民政府、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,培育了一批融实习教学与就业实训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基地,构建实习、就业、创业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。